過年期間,
對我來說最好的不是去拜年,
也不是打牌,
是有空可以「褒劇」。
這次褒的是2月初才上架的《愛愛內含光》。
這套早在去年底我看《人選之人》的時候,
就在Netflix看到預告了。
看預告,
演員名單還滿堅強的,
有苗可麗、柯震東、洪都拉斯、夏于喬、林哲熙、馬志翔…..
不過看到預告的時候,
沒有很大興趣。
我的文學資料庫淺,
看名字還真的看不出門道,
不知道是哪一方面的劇。
但最近上了,
宣傳多了,
我就知道了。
雖然劇名出自於《座右銘》「曖曖內含光」,
原意為有「才德的人,光芒總是內斂的」。
不過,
這裡的「愛」不同披「曖」。
原來《愛愛內含光》,
「愛愛」真的是意指做愛。
畢竟外國有《性愛自修室》之類的劇,
但在華語劇這個比較保守的環境裡面,
還真的沒有這一類的。
所以我真的頓時被吸引了。
相信很多人也被這個話題吸引了,
這劇不只是台灣netflix的冠軍,
在我看的當下,
也是香港區的冠軍。
放在農曆新年的檔期,
果然不錯,
人人都有時間在家「褒劇」。
而且上映不久,
就是情人節,
是不是非常好的檔期?
雖然以性愛為賣點,
但裡面的性愛戲不是很激烈,
若真的要看性愛場面,
建議你看《台北女子圖鑑》石頭跟桂綸鎂,
「石頭變舌頭」那一part,
激烈多了。
這裡的性愛戲,
有,
但不激烈,
雖然不至於闔家歡,
但一般人都可以接受。
香港電影分類最多2B。
雖然《愛愛內含光》以性愛為賣點,
但其實劇並非只有性愛,
反而是比較激情的輕喜劇,
藉由各年齡層的愛戀故事,
帶出不同階段的戀情可能遭遇的兩性議題。
《愛愛內含光》以邱家為故事中心,
邱家唯一男生「邱宥森」跟伴侶撞號、
大姐「邱葳」與教授大談師生戀、
小妹「邱曖」約砲談性不聊愛,
藉由家中各成員發生的大小事,
帶出每個人在各年齡層都可能遭遇的兩性和情感議題,
各自在「性」與「愛」的不滿足所面臨的挑戰與矛盾之下成長,
最後各自接受了有關性與愛的課題,
是一部結合性愛話題、愛情和家庭問題的劇。
三個子女中,
以小女兒「邱曖」的比重比較重,
「邱曖」信奉「做愛不戀愛」的性愛分離。
這條線表達的是,
現今年輕人的交友和對性愛的心態:
「邱曖」與「周平克」的角色是大學同學,
但是都是會在交友軟體上認識新朋友,
不談愛、只做愛的Gen Z。
雖然外裡open,但「邱曖」在家裝一個乖乖牌,
工作是除毛師,
但同時是努力在經營性愛知識的YouTuber。
「周平克」自己的性愛觀和交友觀,
卻受著自己父母的影響。
他們兩個是這劇的男一女一,
柯震東做得OK不意外;
他的屁股蛋露了幾次,
真的不錯看。XD
詹子萱是我第一次看,
雖然是這樣的題材,
但她的演技自然,
不扭扭捏捏,
把角色的外表open,
內心受傷的部分處理得很好。
雖然這線的內容,
是三條線中我覺得最平的,
但詹子萱的表現讓我眼前一亮,
不能忽視這條線。
大女兒「邱葳」跟老公「林世桀」結婚7年,
當年的師生戀的性慾關係,
到現在老公「性」趣缺缺,
以為老公又戀上新的學生,
為了要改善關係,
差點搞出「多人關係」。
最終老公當然生氣,
關係越鬧越僵。
「邱宥森」是男同志,
卻偏偏跟伴侶「撞號」,
最後卻戀上非法賭場的話事人。
而表面上是非法賭場的話事人的「阿嶽」,
卻是同志關係中的0號,
這個反差,
讓人更喜愛「阿嶽」這個角色。
這兩條線我都非常喜歡,
特別是男同志的線,
我原本不知道「撞號」,
還以為男同志會找一個適合的才會成為伴侶,
我真的太天真了。
這真的讓我長知識。
林哲熹在這個內心演繹做得很不錯。
別以為邱家家長沒事,
保守的媽媽,
在家裡會看BL劇,
希望多一點了解兒子。
在佛堂群組,
竟然吸引到師兄。
也正當所有人以為爸爸在亂搞,
其實他因為錢,
當上了詐騙集團。
最後是TVB式的大團圓結局,
只差沒有眾人去BBQ,
不過這樣的結局對於這個清喜劇來說也不錯。
當中我很喜歡其中一段,
傳統媽媽擔心女兒「無仔生」,
認為「孩子是婚姻的必備品」,
不生會影響雙方關係一段,
完全是傳統跟年輕一代想法的對撞。
可以掀起這個討論,我喜歡。
這個劇本我喜歡。
其實每一集結束,
在片尾會上「邱曖」的youtube,
教大家一些性知識。
我也喜歡這樣的安排。
整個劇本,
真的可以完整交代出劇名,
除了想傳達愛愛是很自然且美好的事情之外,
希望觀眾從愛情與做愛中的兩個「愛」發掘光明的所在,
也透過生動有趣的劇情,
對愛的不同詮釋與表現,
讓大家能夠更進一步去認識自己、更愛自己。
雖然明白了中文劇名的用意,
但看劇的時候,
對英文名字「 Let’s Talk About CHU」,
我是有看沒有懂。
到後來看網上資料的時候,
導演有解釋說至少有三層意思:
- 這是邱家人的故事;
- CHU 念起來像親吻的狀聲詞「啾」,這也和「愛愛」相呼應
- Let’s talk about CHU 念快一點的話,CHU 就像 You,意思是讓我們來聊聊你,「因為這是一個關於『你』的故事,而『你』可以是任何人。」
這真的要台灣人才能理解的英文,
因為我一看以為「CHU」是「朱」,
香港人「CHU」也不會聯想到「YOU」,
完全不明白。
- respect。
Even 在電影的劇組都不見得會有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