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的Disney+台劇《台北女子圖鑑》,
終於在9月底登場,並在11月底完結。
這次的宣傳比上一次的《正義的算法》好太多,
可能這次有久違台劇的桂綸鎂擔當主角的關係吧?
宣傳的確做好了開頭,
吸引了人去看,
可惜然後呢?
整個劇真的還好而已。
老實說,
我是不怎樣喜歡。
本來各花入各眼,
但網路上,
似乎我看不到一篇支持本劇的文章。
也有可能我看得不夠仔細。
但打開google search 《台北女子圖鑑》頭10版的result,
似乎都是罵的比較多。
我是看完以後才search的,
所以不會影響我自己的觀感。
劇本雖弱,不過整套劇的演員名單很堅強。
女的有,
「挑戰型女子」桂綸鎂、「求好心切型女子」夏于喬、「自在型女子」林思宇、「都會型女子」天心、「踏實型女子」連俞涵 、「果決型女子」陸明君、「操控型女子」張景嵐、「隨緣型女子」姚以緹、「奉獻型女子」楊謹華、「直率型女子」李霈瑜、「前衛型女子」曾愷玹。
男的有,
「守候系男友」王柏傑、「暖心系男友」巫建和、「肉食系男友」禾浩辰、「療傷系男友」宋柏緯、「霸道總裁系男友」鳳小岳、「感覺系男友」石頭、「追夢系男友」林柏宏、「獨身系男友」張孝全、「鮮肉系男友」范少勳、「異國系男友」周厚安。
這個名單的華麗程度,
不輸《華燈初上》,
可惜execution太差。
劇大大小小問題不斷,而當中最大的問題是,
劇的時間性根本錯亂。
一開始是講述女主角「林怡姍」大學畢業,
「林怡珊」到台北的時候已經是拿智能電話了。
本來一開始看的時候也沒有甚麼太大的反感。
以為故事setting女主角是在近代的。
但第二、三集,
「林怡珊」唱K的時候唱的是白安的《是甚麼讓我遇見這樣的你》,
這是2012年的歌曲;《還是愛著你》是2019年的歌曲。
去到第七集,
「林怡珊」竟然跟男友「吳致富」剛看完電影,而電影竟然是2007年的《色戒》!
其實三者都在當年超紅,
而且年份也相距太多,
真的一眼就可以看出時間性的問題。
原本用沒有那麼有時間性的作品,
可以模糊觀眾,
但偏偏編劇卻因為《色戒》的內容,
比較搭配「吳致富」的故事,
就選用了這樣一段。
但真的很明顯的錯得很離譜。
其實一開始「林怡珊」已經是在用智能電話,
到最後三集,
出現了新冠肺炎的劇情,
那就可以確定年份了吧?
也如此推論回去,
加上「林怡珊」自己也說,
到台北工作十多年,
她剛到台北的時候應該是2000年代,
應該不可能是這款的智能電話。
第一代Iphone也只是2007年的產物,
當年也不是一開始就人人一部智能電話。
時間性也帶出另外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一開始的城鄉差距。
一開始故事就是說「林怡珊」很羨慕台北的繁榮,
所以非得離家北上。
但她的家原本是台南市的永康,
然而台南市永康不是很鄉下的地方。
真的差別這樣大?
如果你用農村我不敢跟你說,
但如果用永康這個台南市區,
過去20年,真的有差別台北這樣多嗎?
如果我不是台南人都有這樣的感覺,
那這樣的描述,
被「黑」的台南人怎麼想?
說回故事本身,
我覺得簡直是「台北女子獵豔圖鑑」。
每一集換一個男朋友,
而且差不多集集都有上床的橋段。
你也許會說,
女生過活當然要有愛情。
但只有愛情就可以生存嗎?
雖然當中也有參雜一些「林怡珊」面對的工作問題,
但那些片段很過場,通常都是兩場就完了,
太配角了吧?
本來故事是說一個台南女生在台北闖蕩的故事,
闖蕩可以發生方方面面的事情,不只愛情,
但除了愛情,其他都真的沒有……
再者,就算要說女生的愛情故事,
非得每一集都上床嗎?
除了「何健寰」那集真的有必要,
因為本身兩人的關係就是建立在情慾上;
那一集的床戲也是最刺激的,如果是正常的電視上映的話,
這個程度應該不能放映了,幸虧是Disney+。
但這一集劇情是合理的,就算床戲去盡一點也可以增進故事情節。
不過真的不需要每一任男朋友都有床戲吧?
車震、情侶酒店、戶外亂來,這樣數起來真的是女子獵豔圖鑑了吧。
其實看宣傳,
對於配角的描述都很著力。
也許女子圖鑑,
她們的故事也可以是圖鑑的一部份。
可以不只focus在「林怡珊」一人,
身邊描畫不同女角的故事多一點,
更可以表現台北女子生活的面貌。
不過她們的面目很模糊,
如宣傳中,「踏實型女子」連俞涵不是事後看資料,
真的不記得他有出現。
要數比較清楚的描述,
只有女配「求好心切型女子」夏于喬,
其實我覺得她整個描述,
從小亂玩到長大想生小孩,
比「林怡珊」的角色描繪更立體。
另外,就要得數「奉獻型女子」楊謹華,
這一集也是好看,
觀眾可以從她身上完全看出嫁入有錢人家,不一定是好事。
其他的女角都相當模糊,
就算「果決型女子」陸明君出場比較多,
但對她的描述,也是一兩句帶過就算,沒有認真描寫。
這套的獵豔圖鑑,總集數11集,
「林怡珊」的男朋友就有9個,
也許人數少一點,多留空間描寫「林怡珊」的心情轉折,
或相反有更多的集數,也可以描寫多一點「林怡珊」的不同面向。
現在的「林怡珊」在我看來就是獵豔,
然後就只不想受束縛,
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甚麼。
如果我是「林怡珊」,回顧自己的九名男朋友,其實都有不同面向,反映自己的確不錯,可以吸引到不同,而且都不錯的男人。
九男子包括:
(1)陳南:永康街麵店老闆,綽號「阿南」。
(2)游瀚宗:產品業務,綽號「George」。
(3)沈華慶:科技電子工程師。
(4)劉東賦:面膜品牌行銷部總監,綽號「Allen」。
(5)何健寰:投資銀行執行董事,開放式關係。
(6)高松銓:名升集團富二代。
(7)吳執富:建築公司老闆,不婚主義者。
(8)邱曉風:咖啡師,小鮮肉。
(9)方少文:英文名為歐文,新加坡當地餐廳的主廚。
如果我是「林怡珊」,9人中,我會選誰?
我會選擇控制狂「Allen」,
雖然他喜歡控制,
但只要離開了有他在職場,
他就不能控制了,
就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了。
畢竟他feel到「林怡珊」準備離開他,
他有做點事挽留。
其他就是let it go。
也許這9男子算漏了台南幫「承恩」,
但如果我身邊有這樣的朋友,
我也不想打破這個長期關係。
畢竟沒什麼事都沒有,
就能一輩子都是朋友,
但當一條線跨過,
日後若要分手,連朋友也做不成了。
經歷這9名男朋友present了「林怡珊」的20年,
要在螢幕上呈現過了20年,
除了桂綸鎂的演技外,
造型也成了重要因素。
「林怡珊」成了主管後的自信造型,的確不錯。
我自己很看不慣的一點,
是「林怡珊」跟家人說要上台北明明是長頭髮,
但下一幕在火車站跟爸道別,
突然變了髮禁般的短髮。
為甚麼要這樣present一個台南人?
為甚麼要覺得南部人北上就要比較「俗」?
到「林怡珊」再次以長髮出現,
已經是後期第八名小鮮肉男朋友,
這也很擺明的,要在造型上「裝年輕」。
不過,
不知道為甚麼看這集不覺得是桂綸鎂,
總覺得是柯佳嬿。
到最後「林怡珊」到了新加坡,
她的短曲髮,
也不知道為甚麼不覺得是桂綸鎂,也不是柯佳嬿,
變成了隋棠。
也許我不認同劇本,
但有一點我覺得劇本非常可取,
是最後「歐文」的COVID-19的故事。
疫情三年,
影視作品好像跟現實世界處於平行時空,
COVID-19在影視作品像是完全沒有發生似的。
而《台北女子圖鑑》確正正填補了這個空缺。
這一集更好顯露中西對口罩的看法不同。
香港人跟台灣人經歷過03年的SARS,
面對COVID-19會比較敏感,
口罩自然不離身的配戴。
然而外國人對口罩比較感冒,
不喜歡戴口罩,
一開始會輕視疫情,
這是少有的影視作品會涉獵的中西文化不同,
也比較貼近近年大家的生活。
當然劇情說的是疫情開始,
不是現在,
現在Who cares 還有沒有COVID-19這件事。
我自己並沒有看過《東京女子圖鑑》、《北京女子圖鑑》、《上海女子圖鑑》,
我不知道會不會是原著故事本身限制了《台北女子圖鑑》的故事,
但我看完台北版,
我怕了,另外三套真的不用客氣了。
有這樣強的cast,但這樣的execution,真的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