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在傳媒當實習生,上司收到北韓領事館的信件,希望傳媒不要稱呼北韓為「北韓」,轉為他們自己的稱呼「朝鮮」。這是第一次與這個彷彿與世隔絕的國度,有這麼一點的接觸。當時對懵懂的我而言,北韓就是北韓阿,哪裡來「朝鮮」這個名字。然而上司對我們解釋,縱然全世界都這樣稱呼,我們是不是要應該尊重對方的意願?對朝鮮莫名的興趣,從此種下。

 

後來同事到北韓旅遊,才訝異說原來北韓是可以去旅遊的,只是一定要跟團。可惜跟團有一種莫名的壓力,一定要雙數人報,否則你就很奇怪。可是跟身邊人說去北韓旅行,十年來通常只會換來「癡線」二字。

 

10年前,奉行先軍政治,以研發核武為政績的金正日當權,去北韓旅行尚且可說是「勇於挑戰」,這從來是年輕人的專利。10年過去,對北韓的興趣還在,加上「獨遊力」上升(我不會用恥力,因為我不覺得一個人去旅行有甚麼問題和好羞恥的;還有為甚麼一個人就等於毒?你喜歡雙雙對對不等於人家一樣要喜歡吧?),就算一個人跟團也臉不紅、氣不喘的;另外,北韓旅行「重中之中」---阿里郎捲土重來;更重要的是,就在特金會後,可預視的未來,北韓只會從一個封閉的國家,變得越來越開放,也就是說跟其他國家沒差別,那現在還有不去的理由嗎?

 

出發前,逢人都只跟我說三個字「小心點」。到底北韓是多恐怖?事前做功課,看了不少遊記,其中一個keyword就是逃出羊角島。北韓是真的恐怖?還是是大家因為不知道、不清楚、不了解,而自己形造出來的「恐怖感」?

 

我們對北韓的了解,大多從傳媒報導,然而大部分香港傳媒不重視國際新聞,大多只是翻譯國際通訊社的稿,而往往國際通訊社的報導均為從西方國家的視野和觀點出發,從來沒有真正從北韓出發的觀點。

 

你可能會說脫北者總可以代表北韓觀點了吧?也許部份吧。與其「估估下」,倒不如親身去一趟?在你有「勇氣」去之前,跟我走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北韓 朝鮮 北韓旅遊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tergirl 的頭像
    watergirl

    水女 = 你

    watergi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