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 3 人和文字的圖像

 

上半年台灣一公布可以飛過去,

就立即安排了一次trip

那時版主E提出來要去看《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但後來我的行程搭不上版主E的時間,

我就沒有去了,

她自己去看。

 

之後香港上,

我也提不起興趣去看,

因為看片名字,

感覺上是喜劇,

而台灣喜劇基本上都不是我的口味。

 

直到最近台灣選了這片子作為參加奧斯卡的代表,

再度吸引了我看的興趣。

 

看完片子後,

我終於明白了為甚麼可以成為奧斯卡代表了。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片名真的很長,英文《Marry my dead boby》,

簡單而且到題多了。

 

原來不是我以為的喜劇,

裡面包含的內容可多了。

 

裡面理論上沒有女主角,

因為主角是許光漢跟林柏宏,

王淨最多也只是女配。

 

不要以為只是賣腐純愛之作,

(我也終於明白為甚麼版主E會有興趣,因為版主E 是腐女來著)

這故事著實要打破大家對於男同志的既定印象、女生在社會中角色。

 

再配合查案的劇情,

一步步揭露故事下,

再來反轉的結局,

所以真的一點都沒有悶場,

非常好看。

 

 

***** 以下爆雷 若未看戲 會看的 請繞道 *****

 

戲一開始,

先來台灣的傳統民俗風貌「冥婚」來開場。

 

直男「明翰」工作下選中地上的紅包,

成為被「冥婚」的對象。

 

原本已成為鬼的「毛毛」,

並不同意跟「明翰」結婚,

但陰差陽錯下,

還是被結婚了。

 

也陰差陽錯下,

「明翰」幫「毛毛」找到了他車禍的肇事主,

原來就是他一直在查的毒品案大boss

 

一直是花瓶的「子晴」,

到最後再反轉成了終極大boss

 

雖然劇情不停地翻轉,

而且多線路同步進行,

但其實導演非常巧妙的轉換各條線,

結果讓各個元素,

如靈異驚悚、辦案推理、奇幻等各種風格,加上喜劇和LGBT

看似大雜燴但處理得恰到好處,流暢舒適。

 

也許以往我們都會對特定的對象,

有一定的刻板既定印象,

例如我一開始覺得男同志,

一定會娘娘的。

覺得林柏宏的演繹不到位,

 

但這不就是戲要說的,

要我們打破既定印象嗎?

 

到底是誰說,

男同志一定要娘娘的。

 

所以當我想通後,

就覺得林柏宏其實將角色演得很好。

 

當然另一個男主角許光漢也不錯,

At least 裡面有不少全裸的戲份,

犧牲也很大。

剛好角色跟《想見你》的「李子維」差很遠。

許光漢都可以完全不一樣的演出,

也令我對許光漢有一點刮目相看,

原來他不止偶像劇的材料。

 

不是第一次看王淨,

每次都是不一樣的演繹方法,

這次也一樣。

雖然這次的戲份不多,

但仍然有亮眼的表現。

 

「毛毛」生前的男朋友,

是由炎亞綸來演。

此刻才看戲的我,

經過前一陣子的新聞,

突然覺得這個角色非常適合他來演。

 

不過,

說到整套戲,我最欣賞的一位,

是飾演「毛毛」爸爸的庹宗華。

 

他最後一幕,

跟「明翰」講出自己曾經見過「家豪」出軌,

所以不同意「毛毛」跟「家豪」結婚,

結果「明翰」過世,

造成自己的遺憾的那一幕,

真的是完全表達了一般老爸,

疼子女但卻要顧自己面子,

最後後悔不已的感受。

那一幕真的最好看。

 

這戲不論是演員還是劇本,

都非常出色。

 

到底是誰說同志一定要娘娘的?

是誰說女生只能是花瓶?

是誰說胖子只會吃,不會做事情?

 

這戲就是要大家消除對其他人的歧見,

在對方身上看見自己過去從未看到過的不同面向、打開視野接納更多不同,

做到和而不同。

 

也許要帶出的話題很沉重,

但導演卻會用刻板印象的誤會反而成了笑點,

讓本來嚴肅的議題處理得十分幽默又不冒犯。

 

也一如台灣文化部提名這戲選奧斯卡所說的,

「將傳統習俗與現代觀點巧妙結合,幽默與情感兼具,展現台灣文化及生活特色」,

也是近年台灣電影非常突出、出色的一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tergirl 的頭像
    watergirl

    水女 = 你

    watergi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