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

 

台灣疫情持續已經一個月,

很多綜藝節目的存貨已經播完了。

又不能出外景,沒有新的集數只能重播舊的。

 

就這樣,既然沒有新的綜藝,

那就把目光轉向看劇集吧。

 

最近的《火神的眼淚》在台灣很紅,

在網上不少聲量之餘,不少藝人都有推薦、有說自己有看。

而《火神》尾段碰上台灣疫情,大部分人都留在家中,

結果當然聲量更厲害。

 

剛好黃VIU 跟台灣同時間開播,

也是說黃VIU 也滿看好這套。

 

其實之前都沒有留意黃viu 的中文劇,

這次看一下其實台劇不多,

最紅的竟然是有年紀的人才會看的流星花園。

Viu 這次的舉動,讓我更對《火神》有期待。

 

《火神的眼淚》就是寫實的消防員故事,

只有10集,

描述一群大員市消防局同安分隊的消防隊員,在每次面臨救火、救護與救援任務中看見人性與社會百態,透過他們執行的案件揭露許多消防職業不為人知的心酸故事。

 

沒有東扯西扯的愛情線,

都是集中在消防員日常工作會面對的問題上。

 

10集中,只有兩三集是大火的戲,

其他都是其他工作的描述,當中以救護的戲最多。

這也可以理解,因為大火戲不容易拍又燒錢。

 

這不免跟《烈火雄心》來比較,

兩者都是消防職人劇,

但兩者很明顯不同的是一套很正面,一套很負面。

《烈》給大家都是消防員很正面的感覺,

南山三寶出生入死為大眾服務。

 

同樣是消防員,《火》的消防員辛苦得多,

沒有香港一般的高認同(之前曾經有調查指出香港人最高民望的紀律部隊,就是消防隊)之餘,

更嚴重的是不夠資源。

 

基本上每一集都是在講述消防員多難為,

沒有民眾的支持,也沒有家人的支持,

因為家中覺得他們危險,

工時長,寧願他們轉行。

 

如果這樣的劇本,在現今香港,肯定不用拍,

因為拍這樣的劇一定要部門批准跟協助。

不是正面的劇,還有可能出現「誣衊」自己的英明神武?

正如TVB那一套警匪劇有過不好的警察?一樣道理。

可見台灣的消防局背後,還是有一定的人希望這樣能改變現況。

 

劇中描述的消防員,真的是太慘,要面對的太多。

最嚴重的問題是沒有資源,

沒有資源去宣傳也算閒事。

 

就連對講機、滅火服都可以無?

這甚麼東西?這是對消防員最基本的保護吧?

最後到義陽的殉職,才換來對講機?

這真的我不能想像。

 

因為歷史的問題,

很多老舊民宅都沒有住警器,

消防員要逐一去派,

勸諭他們要裝。

 

市民都不裝,結果當然自己承受,

但問題是這不是應該政府出錢,

而是消防員自己去找sponsor

 

他們是消防員,是救火的,

不是來傾sponsor的,

這些原本應該政府出的錢,政府在哪裡?

 

可能正如劇中楊銘威的政府秘書說的,

消防這些,就算放了錢下去,

不能搶到民眾的目光,

不划算,不如放在其他會賺取選票的項目。

 

物資不足,連人力都不足。

一個人當成十個人用。

從小看《烈》知道香港的消防員,

一更24小時,便會放2天假。

 

但台灣的消防員,竟然是上班兩天放一天。

而且經常不能排休,要連續上班。

24小時雖然不是24小時都救火,

但兩日24小時 on duty 都不是正常人類的作息,

人都會累,

到底消防員拿政府多少工資?

 

而且從劇中你會發現消防員工作量山多,

捕蜂抓蛇關他們事,

山上搜救關他們事,

救護也關他們事。

救護在香港雖然是消防署,

但還是有分開救護人員出來。

 

從這我就可以理解為甚麼肺炎的患者由他們來分類。

雖然他們有足夠的知識,

但我仍然覺得分類由醫生來做比較好。

 

而且如果他們已經這麼多事情,

還要他們去分類,不就加重他們的負擔?

 

看完了真的覺得消防人員真的很偉大。

 

「刁民」們真的不要再來亂了。

 

另外一個,就是「關說」文化,

也在這短短十集,表露無遺。

民意代表,本來就是代表民意,

但彷彿就是有權有勢的人的代表,

有真正關心民眾的安危嗎?

 

有權有勢的人來找你幫忙,

你就用你自己的權勢把事情壓下去。

 

剛好最近的高嘉瑜事件,

讓人認真的思考「民意代表」這四個字。

 

以往香港的立法會議員,

也許也有人會尋求他們伸張正義,

但今後,還可以嗎?

還是會淪為片中的民代?

 

如果沒有演員,

就算編劇寫得多好也沒有用。

 

而剛好這套劇,

每一個演員都演得很好。

沒有一個演得不好。

 

就算是一兩場戲的市長丁寧都是光芒四射。

尤其她去靈堂看家屬,

回頭去面對傳媒的嘴臉,

一秒變臉的情緒,真的一絕。

令人看得回心微笑。

不知道她是以那一個長官/市長/總統來做參考呢?

 

這戲最搶的當然是飾演林義楊的劉冠廷,

本身角色比較大火氣,

這種角色其實不容易討好。

很容易過火惹人生厭。

但他演得剛剛好,

加上劇本中段有寫他有留意到自己的不對,

這段他真的做得很好,

沒有太多多餘的演繹,但大家真的感覺得他覺得自己不對。

果然是去年金馬最佳男主角的候選之一。

 

另外一個很好,不相伯仲的就是他去年金馬的對手,飾演張志遠的林柏宏。

飾演一個從小有心理陰影,而且因為工作而得了pdsd的消防員。

角色設定義楊是外放,志遠剛好是內斂。

兩個人一收一放。

這個角色難度更高,他處理得很好。

不過如果要我選一個最佳男主角,我選義楊,

因為我覺得內心位,義楊有收有放,處理得不錯。

 

另外,其實飾演邱漢成的溫昇豪,也演得不錯。

本身角色也是內斂的描述他面對工作和家庭的問題。

只是戲沒有頭兩者咁搶,

但其實他部份的難度也不低,他的演出也是非常高水準。

 

女角陳庭妮,有打破我對她模特兒的印象,

她真的做得ok,就算男角為主,

她也有演出在消防員一行,男尊女卑的無奈。

 

其實劇本連分隊長的馬力歐、國勝都有完滿的寫進去。

前段可能大家都覺得分隊長唯唯諾諾,甚麼都不敢說。

但到最後幫大家爭取的時候,

他還是出來幫大家爭取。

特別是他最後指令國勝不准請假,

但卻換個方法指點他出席遊行。

 

分隊長有交代為甚麼國勝會懶洋洋,

到最後義陽死去,他的心情轉折,

也演得很好。

 

這套戲真的沒有一個人演得不好。

暫時這一套是今年為止最佳。

略勝《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不過金鐘獎兩者應該分開,《火》應該是迷你劇集。

 

《火》的精良,

不管是演員、故事,還是後製等各方面,肯定會入圍金鐘獎的。

但在香港,

恐怕大家的反應不會太大。

因為劇中描述的社會狀況,

跟香港差太大,不會引起共鳴。

 

我覺得剛好可以反映出台灣的社會實況,

最近不少香港人都說要移民,

而不少人首選的地方是台灣,

剛好可以用這部劇來了解一下台灣的實況。

 

我沒有說移民是好或不好,

但生活,不能偏離現實,

不可能活在自己的想像中,畢竟人生還很長。

多了解不是一件壞事。

也許語言、飲食,某程度上跟香港差不多,

讓人容易適應,

但我們很多的習慣,

到了台灣就不適用了。

 

你是不是能調節自己這些的習慣?

如果可以,恭喜你,你適合到台灣生活。

如果不能,那這麼多錢移民,是好事?

還是要再選擇別的地方?

 

但現實生活,這論調很多餘,因為很多人目前手頭上的牌,

不夠讓他們慢慢選擇要到哪一個國家,

台灣是他們目前最好的選擇。

 

那就請你盡快了解人家的生活習慣,好好的活下去。

我們去到人家的地方,不是要改變人家,

而是要融入人家的生活,不要惹人生厭。

 

利申:沒有鼓勵亦不反對移民,那是個人自由,我尊重每個人的選擇自由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火神的眼淚
    全站熱搜

    watergi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